• 在線留言
    • 信息
    • 專題
    首頁> 新聞動態
    我親歷的CHINA FIRE中國國際消防展

    范強強,資深消防科普專家,首屆中國國際消防展首席翻譯兼翻譯大組組長,后連續多屆承擔此任務,見證CHINA FIRE中國國際消防展的創始與發展足跡。

     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中國消防協會將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消防設備技術交流展覽會(CHINA FIRE 中國國際消防展)。

    看到這條消息,我不禁感慨萬千。從首屆起,我以不同的身份親歷十多屆展會,既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又見證了展會不斷成長的過程。近40年過去了,當年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我的任務

    1986年5月下旬,中國消防協會把我從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臨時借去,承擔首屆國際消防設備展的口譯籌備工作。

    到了協會,領導告訴我,我這次的任務,是擔任國際消防設備展的首席譯員兼翻譯大組組長,這就意味著我不僅要擔任大會開幕式、公安部領導接見外賓等重要場合的口譯,還要組織好技術交流和外商展臺的口譯工作。

    任務之重,遠遠超出我的預期。但是,既然領導這么信任,我就不能退縮,只能全力以赴兼顧做好各項工作。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國內消防界能流利地講外語的人之少,是如今年輕人很難想象的。

    為了做好口譯工作,中國消防協會把4個部屬消防研究所去英、美和加拿大當過訪問學者,英語口語好的人和大學外語專業畢業的人都借調過來,連群眾出版社學英語專業的編輯都借了。

    我和4名出國當過訪問學者的研究人員編成技術交流口譯組,這個組的任務難度比較高。

    由于我負責分配工作,又比其他各位年輕得多,我給自己分配4場,其他各位每人3場技術交流的口譯。展會期間,有一位研究人員家里有急事,請了一天假,他的那場口譯也由我頂替了。

    展臺組口譯相對容易些,但也不能出問題。我有空的時候征詢二十幾個需要協會安排口譯人員展臺外商的意見,他們都對口譯人員的工作表示滿意。

    首屆國際消防展歷時6天,從6月4日到9日。我天天繃緊神經,一刻也不敢放松。直到9日晚上晚宴結束,主持人宣布展會閉幕時,我頓時感到如釋重負。

    國際消防設備展首席譯員的角色,我共承擔了8屆。后來年輕人接班上來了,我才移交。

    從1995年起,我擔任中國消防協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的負責人。我個人認為國際消防展是了解消防先進技術最好的地方。于是我又給自己增加了一項任務,即和參會的委員們分別采訪先進消防設備的展商,寫科普文章在有關媒體發表。當年各省都有消防雜志,不愁發不了。

    2000年,我又兼任協會下屬機構中國消防網站的負責人。為了滿足廣大沒機會赴北京參觀國際消防設備展的消防界人士及時了解消防設備的新技術,我和網站的同事們在2002年的國際消防展做了國內創新的展會網上直播,得到業內的一致好評。

    由于我網站的直播在國內各行業中處領先水平,年輕的同事們又很能干,這項工作沒占我多少時間,我還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口譯和科普上。但好歹我也算以新媒體人之一參加國際消防設備展,在當年是很時髦的。

    退休后,我又多次以中國消防協會嘉賓、慧聰消防網嘉賓的身份參觀國際消防設備展。這時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我退休后,還繼續做消防科普。每一屆的國際消防設備展,是我獲取消防新知識最重要的源頭活水之一。

    創業艱辛

    對國際消防展而言,我的任務,終究只是些技術輔助工作。只是由于身處臺前,看到的人多些而已。

    真正為國際消防展做出重大貢獻的,是中國消防協會的工作人員,尤其是協會的領導和承擔會展日常工作的人員。

    在多屆國際消防設備展一起工作中,他們工作之勤奮,我耳濡目染,并以此激勵自己,盡心盡力地完成我和我同事的任務。

    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為協會創下國際消防設備展的事業,并推動它不斷前進。他們在幕后默默辛勤的付出,應該讓更多的人了解。

    中國消防協會成立于1984年9月。成立后不久,協會就決定要舉辦國際消防設備技術交流展覽會,并開始積極籌劃。當時國際行業展會還是個新鮮事,冶金、機械和紡織等大行業,也才差不多同時起步籌辦。

    這是高瞻遠矚的決策。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消防產業迫切需要了解發達國家消防設備的前沿技術,以改進自己的產品。

    國際消防設備技術交流展覽會讓參觀者既能與國外行家面對面地探討技術問題,又能親眼看到真實的設備如何運行,對我國的消防技術進步有很大的幫助。

    可是與大行業同時起步創辦行業國際展會,意味著中國消防協會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什么事都得摸著石頭過河。另外中國消防協會成立伊始,一方面專職人員寥寥無幾,另一方面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辦展的困難很多。

    為了確保首屆國際消防設備展舉辦成功,又能邊干邊學,中國消防協會在首屆展會時和北京國外新產品樣品陳列館、香港匯顯國際展覽咨詢公司合作辦展,協會秘書處負責展品展出、組織觀眾參觀、展品留購和組織技術報告會等大量工作。

    1986年6月4日,首屆國際消防展在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正式開幕。

    中國消防協會在成立后短短的一年零九個月的時間里,以遠少于大行業的人力物力,奇跡般地和合作伙伴一起舉辦了國內最早的,也是當時最成功的行業國際技術交流展覽會之一,為中國消防展會史留下光輝的開篇。

    從第二屆國際消防展起,協會自己承擔首屆交給陳列館的工作。而且第二屆的展出單位從第一屆的30多家猛增至153家,這意味著協會辦展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在籌備國際消防展的幾個月的時間里,從張邦德、徐德茂等秘書處領導,到陳一華、賀德華、趙富森、劉遠景、何彬等同志,人人都身兼數職,從展會前幾個月起,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

    大家不僅要把分配給自己的重要事項辦成,而且要親力親為地去做好許多繁雜的瑣事。例如在舉辦首屆展會時,社會上沒有提供物流、保潔服務的公司。

    一些展商的展品運到豐臺火車站后,協會的各位同志就得從消防局借一輛后開門的老吉普車,自己去站里搬展品上車,運到消防局家屬大院,搬下來存放好。到展會開幕前再搬運到展覽館展會現場,確保展會開幕順利。

    展會閉幕,展商撤離后,協會不少員工還要在展會現場清理垃圾,打掃衛生,忙得汗流浹背。

    這樣不僅有一個漂亮的收尾,而且為下一屆國際消防展著想。因為如果你不把展館現場打掃的和人家租給你時那樣干凈,下次你就免開尊口,別再向人家租了。

    雷厲風行地工作,以工匠精神把每一個細節做到一絲不茍,是他們的一貫自我要求。

    在中國消防協會成立后的相當長的時間里,沒有一輛自己的乘用車。協會所有的人為辦展在北京市內出差,全都乘公交車或騎自行車。

    辦展之后,協會并非買不起車,而是舍不得自己消費,要把錢花在其他公益活動上。

    篳路藍縷,砥礪奮進,協會全體員工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開創了國際消防展的事業,并把這種精神一代又一代薪火相傳,使國際消防展越辦越好。

    從 2003年開始,協會決定不再和香港匯顯展覽有限公司合作,自行承擔國際消防展的境外招展工作。

    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合規收益,而且中國消防協會有了主動權,從籌辦一開始就有與境外展出單位有直接聯系的機會,選擇并協調溝通技術先進的外商參展。

    當年各行各業的展會很少有自行承擔境外招展的,這意味著中國消防協會在辦展上要經歷第二次摸著石頭過河。

    2004年,協會成立了會展部,專職從事國際消防展組織籌備會各方面的日常工作。會展部的成立,為協會提高辦展的專業化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會展部成立后,首任主任趙富森帶領付東風等人員組成的團隊,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

    為了辦好第十屆展會,他們把自己從未經歷過的境外招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思慮周全,認真學習國際貿易規則、海外展品進出境制度等知識,勇于探索,經常工作到深夜。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于出色地完成了這項艱巨任務,實現了協會從香港匯顯展覽公司合作辦展,到協會獨立舉辦國際消防設備展的順利過渡。

    關懷和支持

    展會從創辦到后期的發展都很成功,與領導的關懷和多方支持分不開。

    ·領導關懷

    第五屆國際消防展前夕,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鵬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喬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為展會題詞。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羅干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布赫等領導人出席了其他各屆展會的開幕式。各屆國際消防展期間,公安部的領導都會會見參加展會的國外貴賓。

    相輔相成

    中國消防協會成立伊始就把舉辦展會列為頭等大事,體現了協會的深謀遠慮。

    一方面,當時我國的消防事業剛進入迅速發展的階段,國內的消防產業界迫切需要了解發達國家有關前沿技術,舉辦展會,順應社會需求,有很大的社會效應。

    另一方面,展會又有合規的經濟效益。

    中國消防協會是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國家不給撥款,協會的經費得自行解決。協會日常運行需要經費,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國際交流,也要花錢。

    定期舉辦國際消防展的合規收益,不僅在維持協會正常運行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使協會開展各種公益活動提供保障。

    在中國科協旗下,有200多個學術團體,中國消防協會是其中較小的一個。但是多年來,中國消防協會在學術交流、知識傳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的成績,在所有的學術團體中居于前列,其中有國際消防展的一份貢獻。

    協會盡心盡力地辦好國際消防展,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而取得的經濟效益,又轉化為社會效益,回饋社會。

    同時,國際消防展在增進國際消防交流和合作上也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正如英國工業消防同盟安全協會主席羅伯特在第十屆展會上所說:“消防沒有國界。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分享技術成果,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財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國際消防展與中國消防產業的發展也是相輔相成。中國消防產業的迅速成長,催生了展會,推動其不斷發展。而展會的發展,則推動了消防產業的技術進步。

    近40年來,展會從第一屆13個國家和地區30幾個單位參展,發展到第二十屆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個單位報名參展,展品的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

    為了適應展覽場地總面積增加的需要,展會從第一屆在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轉到全國農業展覽館,再轉到國家會議中心,再轉到更大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

    CHINA FIRE 中國國際消防展,始終是中國國內消防行業最具權威、最有影響力的消防展會,也早已成長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展品最全的三大消防專業展覽會之一,成為我國消防產品走出去、世界高新技術引進來的重要平臺。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國際消防展必將隨著中國消防產業的發展而繼續不斷開創新局面,CHINA FIRE 中國國際消防展的前景一片光明。

     范強強, 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科協暨騰訊互聯網+科普專家,國際民防協調署高級顧問,中國消防協會科普教育委員會原主任委員、專家委員會專家、理事,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信息研究室原主任。

    長期致力消防專業和科普研究,任《滅火手冊》、《防火手冊》、《中國消防手冊》等大型工具書分支主編,《中國消防通史》編委會常務副主任,《國外典型滅火案例選編》主編。

    在翻譯方面,擔任美國《消防手冊》中譯本譯審、《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條例》英譯本終審,著有《消防英漢辭典》。

    (審批:曹忙根    審核:郭水華    編輯:郭水華)


    友情鏈接
    消防協會
    各地總隊
    關注微信公眾號
    京ICP備17002894號-1 版權所有中國消防協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華威西里甲19號 電話:010-67789619 協會郵箱辦公系統舊版網站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